2007年2月22日星期四

中央车站:人性的旅程

一开始我不免又落入了俗套,企图用获奖证明此片的成就。然而获奖并不能说明什么,一定要看过才知道到底好在哪里。我想让你知道的是,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

说 它难得,一是极少有机会看到巴西电影,二是极少有机会看到这么有思想的电影。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评人誉为“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人 们对于这部影片的评语是:《中央车站》的不平凡处在于,它是这样一部片子:当它触及到你的内心的时候,它在与你的大脑对话。

一个已被无数 次演绎的情节,一个现代的千里寻父记,一个关于寻找与迷失的故事,在《中央车站》里都有了不同的含义。一个在车站里代人写信的老女人,一个刚死去母亲的9 岁孩子,因为信联系在一起,因为误解而相识,因为爱而离别。朵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甚至说不算是好人,因为她总是把别人的信撕毁而不寄出,还曾把约书 亚送给地下收容所来获得好处。但我觉得这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与我国电影里的完人相比,朵拉的缺点让人觉得可信,更能体现真实的人性。经过一段共同的旅 程,两个人的关系由敌意变为信任,由疏远变为亲近,尽管没能找到约书亚的父亲,尽管最后朵拉离开了约书亚让他和哥哥们住在一起,但我相信他们已经成为好朋 友,今生永远不会忘记对方。

有趣的事,约书亚的父亲叫耶稣,哥哥们分别叫以赛亚和摩西,都是圣经里的著名人物,加上片中乡村的盛大宗教仪 式,让人不得不将电影与宗教产生某种联系。本片导演华特萨勒斯(Walter Salles),是巴西杰出的记录片和故事片导演,曾有多部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他素以探讨“放逐与寻找自我认同”的主题而著称。这部片子的海报上这 样写着:“男孩要寻找他的父亲,女人要寻找她的归依,而这个国家,要寻找它的家园”。我想,这部电影折射出的正是人性的回归与探索之旅。

片头的一个情节令我震惊,一个青年偷窃了一件小东西,被人追到后当场枪杀,而人们似乎早已习以为常。还有巴西乡村的破败与贫困,令人印象深刻。

香水:一个杀手的故事

这会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香水。众人的手疯狂的撕扯着格雷诺耶的衣服,恨不能将那味道融化在嘴里。他最终回到了出生地,渴求着正常的爱。也许正如加谬说的: “一旦世界失去幻想与光明,人就会觉得自己是陌路人。他就会成为无所依托的流浪者,他被剥夺了对失去的家乡的记忆,而且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 生活之间的分离,真正构成荒谬感,构成自杀的原因。”


为了留住含苞待放的少女的体香,他痴迷,偏执,癫狂....我们可以说他是变态,他 以造香为名害死了很多人。我们唾骂他,我们鄙弃他,他却总沉默不语,冷冷地睁大了眼睛看着我们,不为自己辩护,不多说什麽。在这部电影里,善恶纠缠不清。 没有人真正罪恶,也没有人真正无辜。世界就像个大矿坑一样人人互相挖掘。在那个男人面前,唯一真实的可把握的就是漂浮在空气中的丝丝气味。那千百种被人忽 视的味道,却构成了他所知觉的世界。


自那一次失手捂死了自己迷恋的女人,他就变得不再后退。一旦向前推去,似乎就再也后退不得。欲望之种 已经被撒播,它让人们焦躁、干渴、歇斯底里、欲罢不能。我一定要制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香水,我一定要学会如何保存香味。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谋杀,抑或 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已无暇去关注世人设下的条条框框。可以说,他遵从内心的欲望,遵从生命的原动力。一个除了嗅觉一无所有的男人,不惧怕失去任何东西。


我静静的坐在黑夜中,看着格雷诺耶在大雨中疯狂的搓拭着自己的皮肤。他闻不到自己的体味,他无法证明他的存在。无人理解,无人在乎,无人担忧,那延续在空中的沙哑的吼叫,似乎想对全世界拼命传达着自己的存在。


诚然,人生的某一部分或许受制于命运,或许命运洒下斑驳的黑影在我们的人生表面。可是如果其中仍有意志存在,仍有存活的欲望,我想大多数的风波都会一道道被跨越。为何人在孤独到绝望的境界时,才会超越这个世界而达到另一个高度。莫非天才的花朵是以寂寥孤独痛苦为养料?


要想用两个多小时去传递聚斯金德的信念是不可能的。电影由于时间限制,只能从平面上去向我们展示主人公的行动,勾勒出一个剧情。而小说却可以从篇幅上更立体的引导观者从人性、理想、道德、价值观以及审美观等诸方面因素加以审视。


看完电影,大脑渴望着去读Patrick Süskind(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小说。

五颜六色落水狗

昆汀塔伦蒂诺那张带有点滑稽又略带点神经质的脸我是在罗德里格兹导演的《杀人三部曲》(1995)中熟悉的,虽只惊鸿一瞥,但印象颇深,当时还不知道他的 身份是个玩世不恭的导演,以为只是个跑龙套的。等到了欣赏他的《落水狗》(这部影片和罗德里格兹的三部曲的首部同年完成,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约好的)才发 现这个家伙摇身一变成了那一帮贼中的一员,虽也只是几个镜头的照面,但也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影片中的一干贼众也在他的镜头下被展现的形神兼备。

影片的叙事场景谈不上宏大,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情节的发展。人物多是在一个废弃的仓库内。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时而融入其中,成为他们的一员;有时又能置身事外,象一个局外人来冷静地看待故事发展。

一开始餐馆的早餐大堆的闲聊足以让你抓狂,因为你无法从他们嘴中得知些什么,“麦当娜”“小费”毫无意义的对话一下子就颠覆了我们传统上的“黑帮意识”。而 在这些人当中可能有真有假,言不由衷的话语,比如“橙先生”作为卧底而大段大段地背诵虚假经历的那段,然后天马行空的吹嘘令人捧腹。而昆汀给他们帖上的这 些标签,一开始就说明了他们只是群“小人物”。我们不知道这帮人的姓名,甚至他们的喜好、家庭。因为他们特殊的身份,用不同的颜色作为代号来称呼着彼此。 这帮小人物的命运也如五颜六色,最后一一散去。

墨镜、西服、成群结队的他们在大街上就差来点白鸽点缀了,而镜头一转就是血腥让人始料 不及。橙先生身受重伤,白先生把他带回仓库等待医治。而随着粉红先生和金先生的回来剧情也在一点点地向我们展现。而在这其中又穿插了他们如何走到一起的原 因。一会是从前,一会是现在的不断切换的叙事手法让人感觉到波澜起伏。原来是一个叫祖的人安排他们一起去抢劫一家珠宝店的钻石,他们出师不利中了埋伏,或 丧生或受伤或仓皇。于是故事的悬念再生,是否在他们中真有卧底?在这人人自危的环境里还有谁值的去相信?而揭开这一切的方式却又通过变态的金先生的死亡来 体现。而在这一段里昆汀更是不遗余力地呈现给我们惊心的血浆、痛苦的呻吟,以及男人间的真情。金先生折磨他带回来的警察,割去他的耳朵以及欲纵火焚烧,却 被旁边受伤昏迷的橙先生打死,至此我们方才知道卧底确实存在。而那位警察和橙先生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分量。一个成了没有耳朵的畸形人,而另一个 即将死去,等待的却是最后相同的消逝。而在这里橙先生与警察的情谊以及后来白先生为了橙先生而与祖父子的同归于尽的惺惺相惜,在简短的对话里都得到了体 现,并在橙先生亲口说出自己是警察时达到顶点。而这些也正体现了最基本的人性,友爱、互助、信任,只是笼罩在黑帮外衣下,更显得反差极大。

故事结束时,宽大的仓库内一地的尸体横陈,只落的个粉红先生抱着一箱钻石而逃。总是有很多谚语,把狗和人的关系说的亲密,甚至直接把狗指代人,而粉红先生可 真是那只英语中所说的“lucky dog ”了。而其他的狗儿们的遗骸早已腐烂,空落的满地早已凝固的暗红色的血迹。

他们本不是笼中巨兽,只是些受人操控的落水狗。

维诺尼卡的双重生活

1966年的某个时刻,普通的日子,两个叫维诺尼卡的女子出生在两个不同的城市,天性中共同热爱音乐却有着两种生活方式。一个手指被烧伤了,另一个见到火 会自然畏缩手指;一个猝死在音乐中,另一个决定放弃自己的音乐天赋;一个扯着鞋带让最高的音符将灵魂带走时另一个维诺尼卡将生命压在沉重的似水情欲之 下……一个飘而力不从心的精神生活,一个沉重而孤单的物资生活,而她们都能够感觉某种遥远陌生的召唤。我不愿意用“神灵”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这种召唤,因为 “神灵”对某些人带有一定欺骗性,我更相信这种召唤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灵魂,这是一部关于灵魂的电影,它让我相信灵魂的存在。

相同的名字,相同的长相,相同的爱好甚至相同的遭遇,只是用形象的方式告诉我灵魂的实质没有差别,毕达戈拉斯让古希腊人们共知:灵魂不朽并且能转移到其他 肉体上,已经发生过的事物由于这种转移而以循环的方式重新发生,并没有纯新的事物,因此一切都是同类。先开始我也注重情节设法弄清楚哪些部分属于法国的维 诺尼卡,哪些部分属于波兰的维诺尼卡,而当木偶剧出现,那个舞蹈着的木偶突然身亡,木偶艺人却用另一个长着翅膀的新木偶完成了灵魂的飞跃时,我突然觉得没 有必要分清两个维诺尼卡,思羽说的对,本来就可以理解为同一个人的两种生活,类似于佛的涅磐,中国民间的化蝶。

也许有人会因为类似于“涅磐”与“化蝶”认为电影不过就是留下了一条光明的尾巴,我认为不仅仅是这样,基斯诺夫斯基不试图用任何神异的影象蒙骗任何人的眼 睛,他拍的是事实,只是这种事实基于哲学中的灵魂不朽论,让人们感到困惑。毕达戈拉斯学派用药物纯洁肉体,用音乐净化灵魂,而米兰.昆德拉说“生命中不可 承受之轻”,“轻”来自于肉体中被净化的部分,而灵魂显露越多生命即越轻,就如维诺尼卡追随最高的音符冲破了躯壳,她用手指紧紧拽着鞋带也无力将灵魂羁绊 住。另一个维诺尼卡是沉重的,她被男人和情欲紧紧压在大地上。“灵魂无处不在,时时呈现不同形态。完美无缺、羽翼丰满的灵魂青云直上,主宰着整个世界,但 失去翅膀的灵魂则向下落,一直跌落到坚硬的土地上,附上一个尘世的肉体。”(柏拉图〈斐德罗篇〉)灵魂在此间循环重复,〈圣经〉里也提到:“日光之下,并 无新事”生命是一个轮回,有它自己的轨迹,类似于天体运动,构建在地球之上的世界不也是这样的循环吗?人们的死亡也是由于不能将开端与终点连接起来。

音乐家维诺尼卡看到了灵魂的真理,可她的心脏无法承受这种追随,维诺尼卡是痛苦的,是人类的痛苦,是所有有形肉身的痛苦,因为它注定了某种不妥协性。想起 自己的生活来,所有的不满与欲望,所有的孤独与理想,都是由于自己有幸偶尔窥视到了灵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另一个“维诺尼卡”,别说你感觉不到,当你领悟 了某条简单的真理时,你不相信那是你灵魂的回忆吗?当你做爱时由颤抖的顶峰跌落至平静后,你难道没有种种巨大的失重空虚吗?“爱情是一场华丽的自慰”在哪 里听过,现在觉得颇有道理。

偷单车的人

我不懂电影史更不知道所谓的手法,技术,不过看了观影贴在版上介绍“新现实主义”长文介绍,比较之这部影片,把它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的里程碑也是无 可置否的,他几乎符合了全部新的手法:现实取材,实地拍摄,记录性,长镜头的运用,运用非职业演员。它讲述一个极平淡的普通家庭生存故事,将艺术还原于生 活,属于生活的矛盾交给生活自己去解决,导演只是一个记录者的身份,不以个人感情左右观众。因此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生活状态,没有任何惊 心动魄的场面,没有一个特写镜头,正是它的平淡,记录片式的平淡成就了它的伟大,感人的力量永远来自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技巧和器材可以大量炮制的。每 一个在生活中为职业奔波,生活动荡不安的人都能体会影片中流露的那种生存的压力,一家人的喜怒哀乐,主人公的一颦一笑,心路历程都是如此真实,不管地域和 时空的距离。

单车始终是一个线索,一个微妙的因素推波助澜,仅仅作为一个工具,主人公安东尼奥因为许诺自己拥有单车而幸运的从上百名应聘者中争取到了仅有的两份工作, 单车为这贫困的一家带来希望和快乐,接着单车被偷,全家陷入迷惘悲痛,后来由找单车发展到自己出卖人格被迫去偷单车。这时单车已经上升到它的主题顶峰,人 性的弱点,思想在物资前脆弱的崩溃……从而也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主题所在:反贫穷,反饥饿,反战争。

反观整部片子,将全部故事都交付给一辆单车,无疑是颇具戏剧性的,但我们可以看到单车只是借口,社会的问题才是症结所在,民生疾苦,人们无从把握生活,丢 单车是偶然的,而更多的人会必然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丢掉幸福,在那样的社会,想摆脱贫困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我们惊叹非职业演员的父子两的演技时,可否想 到他们不是在演戏,仅仅是真实讲述自己的生活状态,那份真实让我们不寒而篥。

一份贴布告的廉价工作在富人眼中太微不足道,但在安东尼家中,洋溢着节日般的欢快:妻子怕把握不住幸福要去花高价请圣人指点,为他仔细缝补帽子,制服,儿 子一遍遍拭擦单车……新生活的曙光如蜜糖舔舐着这善良平凡的一家人。幸福却如此吝啬,车丢了意味着失去工作,唯一的收入来源断绝了,安东尼不甘心,发誓要 找回单车找回本应属于他的幸福。整个罗马,单车倒卖市场,他漫无目的的寻找,小儿子和他一起奋不顾身,焦急充窒他全部神经,甚至让他忽略了比单车更宝贵的 儿子,小儿子在雨中趔趄跌倒了,忍住饥寒,只是一心找爸爸的单车,那么小的孩子在贫困环境中长大练就了过早的成熟和忍耐,他甚至比爸爸更焦急,在教堂不小 心弄丢证人后,他质问父亲:“为什么会弄丢?为什么让他去喝汤?”父亲失手打了他一耳光,他含着泪跑开。当父亲听说有男孩子溺水时,突然意识到他的整个世 界几乎从手心指缝间滑走,当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坐在河边时,这个危险的错觉让他清醒的看到命运的馈赠,贫困使这个家庭的快乐来得那么楚楚可怜,亲情的温馨却 由此而更富感染力。人类的情感总是与外部环境的优劣成反比增长。他有权利快乐的,因为他是人类,他有人类的爱和幸福。人生来应该平等,社会黑暗,命运坎坷 就有权利剥夺他的幸福吗?他用仅有的钱带儿子去吃了餐奢侈的晚餐……在观众看来,这刻意的快乐充满了悲哀的意味,就如临终前的回光返照,一次次与小偷相对 都无能为力,他是绝望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彻底绝望了,愤怒和不甘令他心如刀绞。

顺理成章的引起了最后的高潮,安东尼和儿子绝望的走在街头,看着无数辆单车来来往往,他萌发了偷单车的念头,这个念头对于他具有无限诱惑力,不甘和良知在 激烈斗争着,此时现实主义大师就如在云端耻笑的上帝让人性自然流露,当他偷单车失败在街头被当众羞辱时,穷人那丁点儿可怜的良知被撕得粉碎……儿子惊恐的 看着自己魁梧的爸爸被羞辱,他哭着,奋不顾身扑向人群,在他还对世界充满希望的童心里,失去的不仅仅是物资的富有,他甚至失去了自己崇敬的那个父亲,最后 的画面,是男人的眼泪及父子紧紧握着的双手,不知道这双手还能给彼此多少温暖呢?

天堂此时:天堂离幸福有多远

巴以冲突可谓历史悠久,二战之后,巴掌大的一块地方便成为地区热点,中东战争、种族清洗、定点清除、人体炸弹,层出不穷的暴力事件让双方的仇恨不断升级, 到现在再来评价究竟谁对谁错或许显得有些迂腐了。因为牵扯到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方面敏感问题,数十年来影视创作者皆避之不及。斯皮尔伯格在去年拍 了一部反映以色列特工暗杀活动的《慕尼黑》,影片如惊涛险滩之上行舟,一路上战战兢兢地试图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影片最后以当时还健在的纽约世贸中心双 塔告诉观众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冤冤相报何时了。道理好讲事难办,从现在巴以局势来看,他的一番苦心恐怕要付之东流了。斯氏是以犹太人的身份来拍以色列特 工,而《天堂此时》的导演是哈尼·阿布-阿萨德却以色列人的身份来拍巴勒斯坦自杀人弹的故事,从拍摄难度来讲明显要高于前者。

影片一开始 过哨卡接受盘查,苏哈强自镇定的神情让观众误以为她是自杀人弹,荷枪实弹的哨兵高度戒备地检验她的证件、翻查她的提包,双方几乎没有语言的交流。静谧中, 传递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期待。后来才知道她是巴勒斯坦英雄阿萨的女儿,她生在法国,长在摩洛哥,同胞们以她的父亲为荣,而她却情愿他还活着。她只是影片的一 个配角,真正的主角是一对巴勒斯基小伙萨德与克汉雷。他俩被选中充当自杀人弹,在翻越边界时,意外遭遇以色列巡逻队,萨德与组织失去联系。巴方担心萨德被 捕招供,取消了此次行动,并组织转移。克汉雷力保萨德清白,四处找寻萨德,早对萨德暗生情愫的苏哈也在寻找萨德。最后两人找到他,自杀计划也如期进行。克 汉雷在寻找萨德的过程中对自杀行为产生怀疑,他力劝萨德跟他一起退出,最后萨德将好友骗上车,只身前往特拉维夫完成任务。

影片没有刻意塑 造两位视死如归的英雄,而是通过他们在自杀行动发生意外后经历的一系列事件,来反映各自的观念产生转变的心路历程。萨德开始对行动产生疑义,他第一次来到 以色列,与组织失去联络,茫然地站在特拉维夫市郊的汽车站上,司机示意他上车,他拒绝了。而当他回到巴勒斯坦,看到满目疮痍的城市,他又来到父亲的墓前, 他父亲以间谍罪名被巴方枪毙的,他最后自愿再次充当自杀人弹,一半也是为了替父亲赎罪。克汉雷正好相反,他刚接受任务时乐观认为自己牺牲成为英雄后就能升 上天堂,在寻找萨德的过程他与苏哈发生激烈的争执,苏哈直言根本没有天堂,只不过脑子里幻想而已。他听了大为惊讶,既而惊恐不已,但随后通过与苏哈的长 谈,他渐渐认可了她的看法:自杀行为不是争取和平自由的唯一途经。苏哈生长在国外,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即使她回到巴勒斯坦便注定无法置身事外,却能以相对 客观理性的角度来审视巴以矛盾。影片穿插了她与萨德一段隐约的恋情,她不愿萨德步父亲的后尘,千方百计阻止萨德参与自杀行动,但两人不仅在文化背景、信仰 观念上存在巨大差异,即使在各自的身份也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她是英雄的女儿,而他则是叛徒的儿子。她的失败仿佛是天生注定的,就像他们微弱的爱情火花注 定要熄灭在这个疯狂的时代。

如果影片仅此而已,或许就不值一提了。巴以双方旷日持久的对抗,冤冤相报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原本关系到尊严、 自由、正义等等严肃而悲壮的思想与行为渐渐滑向了荒诞不经的边缘,由此产生了强烈的黑色幽默让人啼笑皆非,因此也更发人深思,这才是影片真正的亮点。汉克 雷执行自杀任务前照例要拍一段临终录像,他手执冲锋枪宣读慷慨激昂的誓言。不料,当他正说到兴头上,摄影师告诉他摄像机坏了,停一会儿继续拍,摄像机又出 问题了。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他第三次宣读时就有些心不在焉了,看到边上的战友在吃临行时母亲送的烙饼,他突然想到忘了告诉母亲另一家商 店的过滤器卖得比较便宜,自己此去必死无疑,如果现在不说将永远不可能有机会说了。于是,他便脱口而出。摄影师疑惑地问:这也要录下来?更荒唐的是当地的 音像店里同时有烈士临终录像与叛徒临终录像出售,而且因为后者的品种比较稀有,所以价格卖得比前者高。又比如,萨德身上绑着炸弹回到巴勒斯坦,衣冠楚楚的 他如一颗随时引爆的活动炸弹穿行在同胞们中间。回到起点,早已人去屋空,无法联系到战友,自己又不敢贸然拆除炸弹,如无头苍蝇似的四处乱撞,最后只得躺在 父亲的墓前听天由命。悲壮的慷慨赴死因一个小小的意外演变成了滑稽的仓皇乱窜,上天就这样跟人类开了一个近乎恶毒的玩笑。影片最后萨德平静地坐在以色列的 公共汽车上,周围坐着以色列的军人与平民,其中一位年轻的士兵正与一位女孩交谈,或许两人相识不久,都笑得那么腼腆。在巴勒斯坦,他的母亲、女友、好友及 战友都在静候他的消息,我们无从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却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一帧帧沉静凝重的画面带给心灵的强烈震撼。在这一刻,人类的愚蠢与尊严同时得到了 升华。

影片拒绝提供黑白分明的观点,引发了一些以色列激进组织的非议。奥斯卡也在最后一刻舍弃了它,但它却是笔者看到过的最好一部巴以题材的电影,因为它最终超越了具体的意识形态之争,直指人性的最深处,让我们无路可逃。

天才雷普利:阳光下的罪恶

汤姆·雷普利就是现代版的于连,他出身贫寒,长相也说不上英俊,他在剧场洗手间做服务生,业余时喜欢弹钢琴。因为这个爱好让他在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上层阶 级,让他产生跻身上流社会的勃勃野心,这从他出发时带着硕大的皮箱顺着狭窄的铁梯吃力地往上爬的仰视镜头中就可以看出来了。基克与汤姆正好相反,他是一位 迷倒众生的花花公子,在意大利过着汤姆做梦都不敢想的潇洒奢糜的生活。两人初见面,就颇有意味地从各自的肤色中反映两人的强烈反差。汤姆受船王委托将基克 带回纽约,当他见到基克后就被他放浪奢华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了,他费尽心思迎合基克,两人也的确共同一段快乐时光,但富家公子的骄横自负最终还是无情地揭 露了穷小子的窘迫处境,希望破灭之后,汤姆在恼怒之下干脆在杀掉基克取而代之。在资讯相对落后的1958年,汤姆冒充基克堂而皇之地在意大利过上了纸醉金 迷的贵族生活。从潜意识来讲,他早有取代基克的野心,甫到意大利他遇到富家女梅茨就谎称自己便是基克,而且自始自终梅茨都以为他就是船王的独生子,对他一 见钟情,也时不时给他的冒牌之旅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危机。

汤姆·雷普利的悲剧从某种程度也正是强烈的阶级差异造成的,基克的天生优越感让他 具备足够的资本愤世嫉俗,他可以置重病的母亲不顾,在遥远的欧洲寻欢作乐,而且他并不是个案,如弗莱迪、彼得都是他的狐朋狗友。弗莱迪一眼就嗅出汤姆不是 他们的同类,始终对他保持警觉,还不时对他冷嘲热讽。富家子弟不学无术,却能生活在天堂,而努力上进的穷小子却永无出头之地。迪克喜欢爵士乐,爱吹萨克 斯,但弗莱迪却说他根本不懂音乐。同样的,基克也在背后说弗莱迪富有而愚蠢。汤姆却能欣赏他们弃如敝屣的意大利歌剧,甚至为悲惨的剧情而留泪。最后野心膨 胀、心理失衡的穷小子终于铤而走险,试图通过犯罪过上他梦寐以求的富贵生活。事实也证明,他完全能够胜任基克的角色,就连基克的未婚妻玛姬都赞叹他仿佛天 生就是养尊处优的富家公子。当然,由此产生沉重的心理负罪感以及疲于奔命的逃亡生活也是他必须咽下的苦果。影片中阶级批判意识并不明显,基克放浪形骸的生 活方式基本上对他人是无害的,他唯一的罪过似乎就是没有帮助他抛弃的女孩,导致她投海自尽。

影片保持安东尼·明格拉电影的一贯风格,采用 大量风景优美的外景地,那波地阳光明媚的海滩,罗马的西班牙广场,威尼斯的圣马克教堂,还有神秘宗教色彩的圣母祭祀仪式,光线充沛色彩饱满,具有鲜艳、明 快的视觉效果。还有汤姆驾驶电动车载着玛姬穿行在罗马街头那一段,也让人印象深刻。此外,影片还特别注重细节上描述,比如基克的皮鞋,作为汤姆意图取而代 之的物化表现出现多处特写,还有他的戒指,更是影片重要的道具,它既是基克与玛姬的爱情见证,也成为汤姆的犯罪证据。当汤姆试图对玛姬行凶时,步步逼进, 他手握剃须刀放在睡袍口袋里,由于紧张刀割破了手掌他也没有察觉,血水慢慢地从白色睡袍里渗出来,令人触目惊心。片中出现许多音乐表演场面,载歌载舞、随 意欢快的爵士乐、浓郁悲剧色彩的歌剧,除了呈现角色的生活场景之外,也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爱好取向与性格特征,隐约暗示了故事的悲剧性结局。

影 片首先让人惊艳当然是基克的饰演者裘德·洛:健康的肤色、阳光的笑容、希腊雕像般俊美的脸庞,还有潇洒不羁的个性,简直可以倾倒全世界亿万观众,他那种酷 酷的富家浪子形象可以说是影片最耀眼的角色。马特·戴蒙饰演的穷小子汤姆,他的心情活动相对复杂许多,从最初的苍白拘谨,到后来的挥洒自如,最后的迷茫无 助,他的表演层次分明,较出色展现了角色心理变化,特别是表现汤姆冒名顶替,扮演基克时表现出人格上的分裂、错位相当准确到位。从角色的表演难度来说,汤 姆远胜于基克。此外,玛姬的饰演者格温妮斯·帕特洛表演也非常精彩,此外,出场不多的凯特·布兰切特与菲利普·S·霍夫曼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事隔多年,重 看影片才发现原来聚集了这么多位演技派演员。